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
出处:《严君平卜肆》
唐 · 岑参
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
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
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
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平:指汉代的严君平,一位著名的占卜者。卖卜:出售占卜服务。
卜肆:占卜的摊位或店铺。
芜:荒废,杂草丛生。
至今:直到现在。
杖头钱:挂在拐杖头上的钱,比喻少量的钱财。
时时:经常,常常。
支机石:传说中支撑织女织布机的石头,常用来象征神话或传说中的物品。
人间:世间,人类社会。
翻译
君平曾经卖过占卜,他的卦摊已经荒废很久了。直到现在,他杖头挂着的钱,还时常掉落在地上。
不知道那支撑织女织布机的石头,是否还在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卖卜者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过往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事物或价值是否还存在于世间的疑问。开篇“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两句,设定了一个场景:君平曾经靠卖卜为生,但这样的生活已经过去很久了。卜肆是古代的一种占卜工具,用以预测吉凶。
接下来的“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比的现实:尽管君平不再卖卜,但在街头巷尾仍然可以看到用木杖敲击地面以吸引顾客的手势,这是一种求生的方式。这里暗含了社会底层人民艰难的生存状态。
最后,“不知支机石,還在人间否”一句,是诗人提出的问题:支机石是古代用来占卜的一种工具,而现在不知道这种古老的占卜方式是否还存在于世间。这不仅是一个对物事的疑问,更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否依旧存续的深层次探讨。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一个小人物生活变迁的描述,引出了更广阔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