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赵终归故晋人,天纵天骄天必悔
出处:《附汉四主赵一主后赵六主魏冉闵》
明 · 郭之奇
五胡首难繇元海,流祸中原三百载。
元海安能为祸媒,晋武贻谋自贻痗。
八王相肉更相屠,五部还帅空相待。
左国为都气类成,雒长已入中原改。
聪曜横行孰可当,为汉为赵终为儡。
青衣执盖万年羞,胡雏执曜真磊磊。
本从光鹿求并驱,岂知族虎方饥馁。
灭赵终归故晋人,天纵天骄天必悔。
古来逆叛皆巨恶,靳冉除戎宜薄罪。
长男少女刘莫留,三十八孙石堪醢。
胡不乱华胡不亡,天将灭胡亦胡诒。
举目山河思厉阶,渊聪勒虎今何在。
元海安能为祸媒,晋武贻谋自贻痗。
八王相肉更相屠,五部还帅空相待。
左国为都气类成,雒长已入中原改。
聪曜横行孰可当,为汉为赵终为儡。
青衣执盖万年羞,胡雏执曜真磊磊。
本从光鹿求并驱,岂知族虎方饥馁。
灭赵终归故晋人,天纵天骄天必悔。
古来逆叛皆巨恶,靳冉除戎宜薄罪。
长男少女刘莫留,三十八孙石堪醢。
胡不乱华胡不亡,天将灭胡亦胡诒。
举目山河思厉阶,渊聪勒虎今何在。
鉴赏
这首诗《附汉四主赵一主后赵六主魏冉闵》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此诗以历史视角,描绘了五胡乱华时期,尤其是匈奴、羯、鲜卑、羌、氐五胡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与破坏,以及这一时期内战不断、政权更迭的混乱局面。
诗中首先提到“五胡首难繇元海”,点明了五胡乱华的开始,接着“流祸中原三百载”描述了这场灾难持续的时间之长。随后,“元海安能为祸媒,晋武贻谋自贻痗”两句,批评了晋武帝的决策失误,导致了后续的混乱局面。接下来的“八王相肉更相屠,五部还帅空相待”描绘了内部纷争的惨烈,八王之乱中兄弟相残,五部势力之间也是互相等待对方倒下。诗中“左国为都气类成,雒长已入中原改”则反映了政治格局的变动,左国成为新的都城,洛阳的统治者已经改变。
“聪曜横行孰可当,为汉为赵终为儡”描述了乱世中的英雄人物,如聪曜等人的勇猛,但最终仍被他人所控制。接着“青衣执盖万年羞,胡雏执曜真磊磊”通过对比,强调了胡人的入侵给中原带来的耻辱和破坏。最后,“本从光鹿求并驱,岂知族虎方饥馁。灭赵终归故晋人,天纵天骄天必悔”表达了对乱世根源的反思,指出胡人的入侵并非天意,而是自身行为的结果。诗中“古来逆叛皆巨恶,靳冉除戎宜薄罪。长男少女刘莫留,三十八孙石堪醢”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认为逆叛者应受到严惩,而刘氏子孙的命运也令人感慨。最后,“胡不乱华胡不亡,天将灭胡亦胡诒。举目山河思厉阶,渊聪勒虎今何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乱世中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五胡乱华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