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出处:《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唐 · 李白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寻幽:寻找幽深的地方。前期:预定的时间。
乘兴:带着兴趣。
不觉:不觉得。
苍厓:青色悬崖。
渺:遥远,难以。
白日:白天。
忽欲晚:忽然接近傍晚。
三四山:三四座山。
千万转:无数弯道。
寂寂:寂静无声。
猿愁:猿猴的哀鸣。
行行:行走时。
云收:云雾消散。
高松:高大的松树。
好月:明亮的月光。
空谷:空旷山谷。
清秋:清冷的秋天。
古雪:古老的积雪。
寒泉:寒冷的泉水。
峰峦:山峰。
登眺:登高远望。
丹丘: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哂:嘲笑。
穷谷:荒僻的山谷。
静者:宁静的人。
留欢:留住欢乐。
永夜:长夜。
清晓:清晨。
方言还:才返回。
翻译
寻找幽深之处没有预定的时间,兴致勃勃不觉路途遥远。青色悬崖陡峭难渡,白日忽然已近傍晚。
还没走完三四座山,已经绕过无数弯道。
寂静中听到猿猴哀愁的叫声,前行间看见云雾渐渐消散。
高高的松树带来明亮的月光,空旷山谷适宜清冷的秋天。
溪水深深,古雪留存,石头断裂处仍有寒泉流淌。
山峰峻秀直插云天,登高远望美景无穷无尽。
仙人丹丘呼唤我,回头却发现他们在嘲笑。
于是踏入了荒僻的山谷,才明白宁静的人生活悠闲。
留住欢乐直到深夜,直到清晨才言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探幽寻奇之旅。开篇"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超越世俗的愿望。"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写出了山川的险峻和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探索和无尽的好奇心。"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则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孤独。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表达了诗人对月光和山谷之美的享受。而"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苍凉。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写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边界限的赞叹。"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表达了一种友情和欢乐的情感交流。
最后,"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揭示了通过沉浸在大自然中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则是对这段时光的珍惜和回味。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亲近自然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