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旧榻在,今日为谁虚
出处:《陈太守元卿书至自邺赋此答之》
明 · 谢榛
为郡经年别,声名自下车。
山川亶甲后,风俗建安馀。
驿路频归梦,交情一报书。
孤鸿当晚落,万柳入秋疏。
月白饶乡思,天寒滞客居。
陈蕃旧榻在,今日为谁虚。
山川亶甲后,风俗建安馀。
驿路频归梦,交情一报书。
孤鸿当晚落,万柳入秋疏。
月白饶乡思,天寒滞客居。
陈蕃旧榻在,今日为谁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题为《陈太守元卿书至自邺赋此答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太守元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官职变迁的关切。
首联“为郡经年别,声名自下车”,点明了陈太守离任赴任的时间之长,以及其离任时的名声已经远播。这里通过“声名”和“下车”两个词,既描绘了陈太守的声望,也暗示了他离开官场的情景。
颔联“山川亶甲后,风俗建安馀”,以历史人物亶甲和建安时期的风俗来比喻陈太守所到之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表达了对陈太守所处环境的尊重与向往。
颈联“驿路频归梦,交情一报书”,写出了诗人因思念而常在梦中见到陈太守,同时通过一封封回信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这一联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尾联“孤鸿当晚落,万柳入秋疏”,以孤鸿喻指陈太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期待。同时,“万柳入秋疏”描绘了一幅秋天柳树稀疏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联“月白饶乡思,天寒滞客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陈太守在外滞留的关切。月色皎洁,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天气寒冷,表达了对友人在外生活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