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全文

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

出处:《戏酬杨次公
宋 · 李复
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
宝香一瓣下天来,须弥座上金光发。
三界风雨动雷音,八部人天归象设。
昔年关西旧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扬眉师利倾千偈,隐几维摩无一说。
试开门户立家风,顿超初地无生灭。
百川万折必朝宗,东南到海无分别。
紫陌红尘拂面来,铁壁不容通水泄。
众形毕现明镜静,浮云飞盖秋空澈。
眼见亿万归弹指,境落毫釐差永劫。
野犴不是师子儿,磨了觜头三尺铁。
全湖巨浸一浮沤,结果开花今几叶。
昔人卷帘仰天笑,得道固应由慧业。
一言可尽千语迷,不如静看水中月。

拼音版原文

yúnshuōyuánfēiliùyuèhóngfēixuě

bǎoxiāngbànxiàtiānláizuòshàngjīnguāng

sānjièfēngdòngléiyīnréntiānguīxiàngshè

niánguān西jiùjīnhuáinántányuè

yángméishīqīngqiānyǐnwéishuō

shìkāiménjiāfēngdùnchāochūshēngmiè

bǎichuānwànzhécháozōngdōngnándàohǎifēnbié

hóngchénmiànláitiěróngtōngshuǐxiè

zhòngxíngxiànmíngjìngjìngyúnfēigàiqiūkōngchè

yǎnjiàn亿wànguītánzhǐjìngluòháochàyǒngjié

ànshìshīérletóusānchǐtiě

quánjìnōujiéguǒkāihuājīn

rénjuànliányǎngtiānxiàodàoyìngyóuhuì

yánjìnqiānjìngkànshuǐzhōngyuè

注释

法云:佛法的传授。
说法:讲解佛法。
元非法:无固定形式或规则。
洪炉:大火炉。
须弥座:佛教中的宇宙中心。
金光:神圣的光芒。
三界:佛教中的天、人、阿修罗三界。
八部:佛教中的八类神众。
关西:古代地区名。
淮南:古代地区名。
檀越:施主。
师利:佛经中的法师。
维摩:佛教人物。
一说:一句教诲。
门户:教门。
家风:教派风格。
初地:佛教修行的入门阶段。
百川万折:众多河流。
朝宗:归向大海。
紫陌红尘:尘世繁华。
铁壁:佛法不可动摇。
明镜:清净的心灵。
飞盖:飘荡的云彩。
弹指:极短的时间。
永劫:极长的时间。
野犴:比喻修行者。
师子儿:狮子象征威猛。
觜头:嘴。
巨浸:大湖。
浮沤:水面泡沫。
昔人:古人。
慧业:智慧的业力。
千语迷:千般困惑。
水中月:比喻真理或禅意。

翻译

佛法无常,六月酷暑中雪花飘舞。
珍贵的香烟从天而降,须弥座上金光闪烁。
三界风雨震动佛音,八部众归于佛像前。
昔日关西的夫子,今日淮南的大施主。
师利扬眉诵经无数,维摩默然无言。
开启教门树立家风,瞬间超越初地,无生死轮回。
百川万流终归大海,无论东南西北。
紫尘红尘拂面而来,佛法如铁壁,不容世俗渗透。
万物在明镜中显现,秋空如洗,清澈无比。
世间万象转瞬即逝,细微差别却永恒不变。
野犴非狮子,磨砺铁嘴,寓意修行需坚韧。
湖面泡沫象征一切,佛法开花结果,不知已几多时日。
古人卷帘望天笑,悟道源于智慧的积累。
一句话能解千般疑惑,但不如静观水中之月,领悟深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戏酬杨次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佛教修行之道比喻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诗作。

“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这里以佛家之言开篇,“法云”象征着高深莫测的佛理,而“元非法”则表达了对传统教义的一种超越。紧接着,“六月洪炉”和“舞飞雪”形象强烈,既可以理解为炼丹求道的修行过程,也可视作世间纷争与变幻莫测之象征。

宝香一瓣下天来,须弥座上金光发。三界风雨动雷音,八部人天归象设。”这里描绘了一幅佛教修行的景象,“宝香”、“金光发”展示了净土的庄严与美好;“三界风雨”则暗示着世间的不安与变动,而“八部人天归象设”表现了众生向往解脱、回归本真之境。

昔年关西旧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扬眉师利倾千偈,隐几维摩无一说。”诗中提及“昔年关西旧夫子”,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高僧或智者,而“今日淮南大檀越”则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境遇的比喻。接下来的两句,“扬眉师利倾千偈,隐几维摩无一说。”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深奥、难以言传的感慨。

试开门户立家风,顿超初地无生灭。百川万折必朝宗,东南到海无分别。”这部分内容继续强调修行之道与世间生活的对比,“试开门户立家风”可以理解为在俗世中建立起一种精神追求,而“顿超初地无生灭”则显示了达到某种境界后对于生命循环的超脱。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一种归根性,所有事物最终都会回到其本源。

紫陌红尘拂面来,铁壁不容通水泄。众形毕现明镜静,浮云飞盖秋空澈。”这里诗人通过“紫陌红尘”、“铁壁不容通水泄”等意象,描绘了一种对尘世的清净与超脱之境;而“众形毕现明镜静”则表达了观照万象、心如止水的佛教修行理念。

眼见亿万归弹指,境落毫釐差永劫。野犴不是师子儿,磨了觜头三尺铁。”最后这两句,“眼见亿万归弹指”形容时间流逝迅速,而“境落毫釐差永劫”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空间的超越感。紧接着,“野犴不是师子儿,磨了觜头三尺铁。”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修行之道需长久不懈地努力。

全湖巨浸一浮沤,结果开花今几叶。昔人卷帘仰天笑,得道固应由慧业。一言可尽千语迷,不如静看水中月。”诗的结尾部分,“全湖巨浸一浮沤”、“结果开花今几叶”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生命力的欣赏;“昔人卷帘仰天笑,得道固应由慧业。”则是对历史上某位修行者得道的赞美。最后两句,“一言可尽千语迷,不如静看水中月。”通过对比言语与自然景象,强调了内心宁静观照胜过纷繁复杂的语言表达。

这首诗整体上是一种借佛教修行之道来反思世间生死、时间流逝等哲学命题,并以此作为对个人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的一种探讨。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