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
出处:《挽硕堂老人十章历序平生相遇之缘》
明 · 成鹫
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
杂华林下曾相许,负荷深惭石洞儿。
杂华林下曾相许,负荷深惭石洞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为悼念逝去的硕堂老人所作的挽歌之一。通过“三十年来觐本师,见翁方恨识翁迟”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深厚的情感与追悔莫及的心情。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暗示了两人相识已久,而“觐本师”一词则可能暗含着对逝者身份的尊敬与崇敬,或许硕堂老人在诗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导师或精神领袖的角色。
接下来,“杂华林下曾相许”一句描绘了两人曾经在花丛环绕的林间有过约定或承诺,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温馨,仿佛两人之间的友谊或师徒关系在自然的美景中得到了升华。最后,“负荷深惭石洞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承担起与逝者之间约定或期望的深深自责,将自己比作“石洞儿”,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愧疚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自我反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情厚谊的美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