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出处:《田侍郎归镇 其二》
唐 · 王建
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注释
熨帖:整理,这里指换穿。朝衣:朝服,官员上朝时所穿的正式礼服。
抛战袍:脱下战时的铠甲,象征从战场归来。
夔龙班:古代以夔龙比喻贤臣,这里指朝臣的行列。
侍中:官职名,高级侍从官,常伴皇帝左右。
高:显赫,地位尊贵。
对时:朝会之时。
先奏:首先推荐,提出建议。
牙间将:英勇的将领,牙门将,牙旗下的将领,代指勇猛的武将。
次第:依次,按照顺序。
天恩:皇上的恩典。
节旄:古代使臣出行持的符节,象征权力和身份。
翻译
整理朝服脱战袍,位列朝班侍奉君王显荣耀。朝会时先向陛下推荐勇将,依次受领皇上的恩赐与符节权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早晨准备上朝时的场景。"熨帖朝衣抛战袍",这里的“熨帖”指的是熨斗,即古人熨烫衣服用的工具,用以熨平皱褶;“朝衣”是指即将穿上的朝服;“抛战袍”则是放下用来行军打仗的甲胄,表明从军事转向文治。"夔龙班里侍中高",这里的“夔龙班里”形容的是官员排列整齐,如同神话中的夔龙一样威严;“侍中高”则强调了诗中主人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尊贵。
接下来的两句"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描绘的是官员上朝的具体过程。"对时先奏"表明他首先要向皇帝汇报时政;“牙间将”指的是负责军事的高级将领,他们在皇帝身边侍卫;"次第天恩与节旄"则是说官员依序接受皇上的恩赐和授予他们象征职权的节旄(即符节)。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官员上朝的庄严氛围,以及主人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它也反映出王建笔下的诗歌风格,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体现了他对细节的关注和生活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