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携酒绍佳赏,谁如咋指昌黎翁
看花酌酒旦复暮,寻诗据石听流泉。
玄猿戏剧挂危树,白鹤翩翻来半天。
仙坛僧宇隐空翠,隔竹鸟声如管弦。
有时酣倚涧畔松,支颐仰面观芙蓉。
乱云散后雨新洗,秀色一峰奇一峰。
有时攀蹑烟云外,俯瞰孤飞黄鹄背。
沧溟东尽见蓬莱,极目更无山障碍。
兴阑反我文会堂,青衫济济皆琳琅。
执经问难语道德,次及政务兼文章。
寻常越月一再来,山灵勾引无推排。
可怜未结丘壑愿,别我半年真怅怀。
如今风送宫亭舸,五老依依如候我。
津头先遣雪禽迎,峰巅不许苍烟锁。
可堪行客谩匆匆,夕阳回首青山空。
岂无携酒绍佳赏,谁如咋指昌黎翁。
苔青藓碧应重重,旧游踪迹休深封。
题诗略与山灵道,别思尽在难言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庐山出发,前往蜀地的旅程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中充满了对山水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首句“我曾戴笠山之前”,诗人以自述的方式,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庐山的山前,披着斗笠,手持藜杖,踏过芝草丛生的小径,开始了他的旅程。接着,“杖藜拄破芝畦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他行走时的情景,仿佛能感受到那烟雾缭绕的氛围。
“看花酌酒旦复暮,寻诗据石听流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悠闲与诗意,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他都乐于欣赏自然之美,饮酒作诗,聆听泉水潺潺,寻找灵感。
“玄猿戏剧挂危树,白鹤翩翻来半天”描绘了山林间的动物活动,玄猿在高树间嬉戏,白鹤在天空中翱翔,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仙坛僧宇隐空翠,隔竹鸟声如管弦”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幽静的仙坛和僧宇,竹林中传来悦耳的鸟鸣,如同美妙的音乐,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有时酣倚涧畔松,支颐仰面观芙蓉。乱云散后雨新洗,秀色一峰奇一峰”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无论是倚靠松树小憩,还是仰望盛开的芙蓉,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有时攀蹑烟云外,俯瞰孤飞黄鹄背”则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俯视着一只孤独飞翔的黄鹄,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沧溟东尽见蓬莱,极目更无山障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仿佛能够看到东海尽头的蓬莱仙境,视野开阔,无任何阻碍。
“兴阑反我文会堂,青衫济济皆琳琅”回到文会堂,与学者们交流思想,探讨道德、政治、文学等话题,体现了诗人的文化追求。
“寻常越月一再来,山灵勾引无推排”表明诗人对庐山的眷恋,即使离开也难以割舍,期待再次造访。
“可怜未结丘壑愿,别我半年真怅怀”表达了对未能实现隐居愿望的遗憾,以及分别后的深深怀念。
最后,“如今风送宫亭舸,五老依依如候我”预示着诗人即将启程,五老峰似乎在等待着他,充满了期待与不舍。
“津头先遣雪禽迎,峰巅不许苍烟锁”描绘了迎接诗人的景象,雪白的水鸟在码头迎接,五老峰顶的苍烟似乎不愿遮挡诗人的视线。
“可堪行客谩匆匆,夕阳回首青山空”表达了诗人对匆匆离别的无奈,夕阳下回望,只剩下青山一片空寂。
“岂无携酒绍佳赏,谁如咋指昌黎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希望有人能像韩愈一样,陪伴自己享受美酒佳肴。
“苔青藓碧应重重,旧游踪迹休深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足迹,保持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题诗略与山灵道,别思尽在难言中”以题诗的形式,向山灵传达了离别的情感,难以言表的思绪都蕴含在诗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