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出处:《永庆僧舍松风亭》
宋 · 梅尧臣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代某人。按:触摸。
黄金徽:可能指某种贵重的装饰或乐器上的标记。
满指:手指完全覆盖。
清风度:清风的韵律或感觉。
但:只。
松上声:松树上传来的声响。
松间趣:松林中的隐秘乐趣。
野僧:野外的僧人。
何所乐:为何感到快乐。
数株树:几棵树。
宁:宁愿。
俗客:普通的客人。
草绿:草地翠绿。
涧西路:涧边的小路。
翻译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只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永庆僧舍松风亭》,通过对松风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谁按黄金徽”以疑问语气,暗示了松涛如同琴音般悦耳,仿佛有人在无形中弹奏着黄金制成的徽琴。接着,“满指清风度”形象地写出松风吹过,带来清凉的感觉,如同音乐般流淌。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专注于倾听松涛,沉浸在自然的韵律之中,而忽略了松林深处可能隐藏的趣味。这里的“松间趣”可以理解为松林中的禅意或隐士的生活情趣。
后两句“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揭示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他们从简单的树木中找到乐趣,享受着远离尘世的宁静。最后,“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表达了诗人宁愿独自欣赏这份静谧,也不愿邀请世俗的客人打扰这份与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描绘松风亭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