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飙剪刻明江水,玉露淋漓半酣里
出处:《题陶九成湖石芙蓉图》
明 · 吕㦂
金飙剪刻明江水,玉露淋漓半酣里。
不胜秋色染裳衣,迟莫天涯徒自喜。
昔人曾比五老峰,看来峰石何曾似。
花自荧荧石齿齿,村妇颦眉向西子。
故多绣褥艳豪门,枝叶纷纭针线死。
青春谁共无泥滓,只有中州魏家紫。
塞鸿社燕那停趾,相慕容华各千里。
不胜秋色染裳衣,迟莫天涯徒自喜。
昔人曾比五老峰,看来峰石何曾似。
花自荧荧石齿齿,村妇颦眉向西子。
故多绣褥艳豪门,枝叶纷纭针线死。
青春谁共无泥滓,只有中州魏家紫。
塞鸿社燕那停趾,相慕容华各千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石芙蓉图景。首句“金飙剪刻明江水”,以金风剪裁江面之水,形象地展现了秋季江面的清澈与明亮。接着“玉露淋漓半酣里”,以玉露滋润着画面中的某处,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通过“不胜秋色染裳衣”表达对秋色的喜爱与感慨,同时“迟莫天涯徒自喜”则透露出一种虽喜却无奈的情感。
“昔人曾比五老峰,看来峰石何曾似。”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名山五老峰相比,却感叹两者之间并无相似之处,流露出对眼前美景的独特感受。接下来“花自荧荧石齿齿,村妇颦眉向西子”两句,以花的荧荧之光和石头的齿齿形态,以及村妇的愁眉向西子(古代美女)作比,展现了画面的细腻与生动。
“故多绣褥艳豪门,枝叶纷纭针线死。”这两句通过绣褥的艳丽与豪门的奢华,反衬出生命的短暂与艺术的永恒。最后“青春谁共无泥滓,只有中州魏家紫。”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中州魏家紫色花朵的赞美,暗示了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虽短暂,但其美丽与价值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及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