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起白云,余怀能挹取
出处:《幼春邀过罩雾,喜晤其叔林十》
清 · 洪繻
十年眺雾山,一朝登君户。
入门不识谁主宾,纷攫诗书同茹吐。
君家阮叔在堂前,长揖话旧问劳苦。
入夜挑灯明月光,瀹泉煮茗论今古。
朝来为指屋后山,山中有亭兼有圃。
共向山头泛棹行,归来君叔笑相侮。
问余袖中携何诗?将毋当作看山谱!看山、看雨住亦佳,有朋、有酒狂相舞。
留我暂为北堂宾,羡君长作东山主!他时鹿渠得再来,此间燄峰犹可数。
万仞起白云,余怀能挹取。
入门不识谁主宾,纷攫诗书同茹吐。
君家阮叔在堂前,长揖话旧问劳苦。
入夜挑灯明月光,瀹泉煮茗论今古。
朝来为指屋后山,山中有亭兼有圃。
共向山头泛棹行,归来君叔笑相侮。
问余袖中携何诗?将毋当作看山谱!看山、看雨住亦佳,有朋、有酒狂相舞。
留我暂为北堂宾,羡君长作东山主!他时鹿渠得再来,此间燄峰犹可数。
万仞起白云,余怀能挹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繻与友人幼春相聚的情景,以及与幼春之叔林十的会面。诗中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十年眺雾山,一朝登君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已久,终于得以相聚的喜悦之情。接着,“入门不识谁主宾,纷攫诗书同茹吐”描绘了进门后,大家共同沉浸在诗书的世界里,不分彼此,共享知识的乐趣。
“君家阮叔在堂前,长揖话旧问劳苦”则展现了友人家庭的温馨,以及与长辈的尊重与亲切交谈。夜晚,众人围坐,挑灯夜谈,以泉水煮茶,谈论古今之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朝来为指屋后山,山中有亭兼有圃。共向山头泛棹行,归来君叔笑相侮”描述了清晨,友人引领诗人参观屋后的山景,山上不仅有亭台楼阁,还有菜园,大家一同泛舟山头,享受自然之美,归来时,友人的叔父以戏谑的方式欢迎他们,增添了聚会的欢乐气氛。
“问余袖中携何诗?将毋当作看山谱!”诗人好奇地询问友人是否携带了关于山景的诗歌,友人或许以玩笑的方式回答,进一步体现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看山、看雨住亦佳,有朋、有酒狂相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后,都能找到乐趣。同时,与朋友相聚,饮酒畅谈,更是人生一大乐事。
“留我暂为北堂宾,羡君长作东山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其家庭的羡慕,希望未来能常来拜访,成为友人家中的常客。
最后,“他时鹿渠得再来,此间燄峰犹可数。万仞起白云,余怀能挹取。”预示着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诗人希望能从这山间的美景中汲取灵感,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温暖、自然的美丽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