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深槃礴,乞灵颇澴绕
出处:《和冕仲观试进士》
宋 · 黄庭坚
人围庙垣重,鼓作宫漏晓。
晨门传放钥,坌入荒庭秒。
初如求木猿,稍若安巢鸟。
黄炉答拜辱,月淡秋天杳。
发题疏疑经,按剑或惊矫。
官曹严坐起,迾卒禁纷扰。
儇趋蚁争邱,痴坐鹭窥沼。
江淮有名翚,专场或孤鷕。
袖手深槃礴,乞灵颇澴绕。
稚旄半父子,相面多中表。
鸿将雁行□,牛舐快犊小。
墨泓黦寒云,笔尾撼丛筱。
雕虫寄鼻咏,攘略倾耳剽。
剖蚌得珠难,扬沙见金少。
遗形攲冠屦,忘味弃煦麨。
虽挥鲁阳戈,馀勇事未了。
喧鬨遂一空,星河明木杪。
晨门传放钥,坌入荒庭秒。
初如求木猿,稍若安巢鸟。
黄炉答拜辱,月淡秋天杳。
发题疏疑经,按剑或惊矫。
官曹严坐起,迾卒禁纷扰。
儇趋蚁争邱,痴坐鹭窥沼。
江淮有名翚,专场或孤鷕。
袖手深槃礴,乞灵颇澴绕。
稚旄半父子,相面多中表。
鸿将雁行□,牛舐快犊小。
墨泓黦寒云,笔尾撼丛筱。
雕虫寄鼻咏,攘略倾耳剽。
剖蚌得珠难,扬沙见金少。
遗形攲冠屦,忘味弃煦麨。
虽挥鲁阳戈,馀勇事未了。
喧鬨遂一空,星河明木杪。
注释
庙垣:庙宇的外墙。宫漏:古代计时器,类似铜壶滴漏。
晨门:守门人。
坌入:拥挤进入。
黄炉:指祭祀或烧香的地方。
鲁阳戈:古代兵器,此处借指力量。
翻译
人群围绕着庙墙,晨鼓敲响报破晓。看守者传递钥匙,人们涌入荒凉庭院。
起初像寻觅食物的猿猴,渐渐像安定家园的鸟儿。
在炉火前恭敬行礼,秋月清淡夜色悠长。
打开诗题疑惑不解,握剑警惕以防意外。
官署中官员起身,卫兵禁止纷乱。
敏捷如蚁群争抢,痴坐如鹭鸟凝视池塘。
江淮之地有飞翚,独鸣或成孤寂声。
双手抱臂闲适,求助频繁环绕。
稚子举旗似父辈,相见多为亲戚。
鸿雁有序飞翔,小牛舐犊情深。
墨水黑云中泛光,笔尖轻摇竹丛。
以诗文自比微小,倾听剽窃之声。
打开贝壳寻找珍珠不易,扬沙寻金更是稀少。
衣冠歪斜不整,美食弃置不顾。
虽然挥舞起鲁阳戈,但余力尚不足以完成一切。
喧嚣瞬间消散,星辰映照树梢,世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冕仲观试进士》,描绘了考试场景的庄严肃穆与考生们的紧张忙碌。首句“人围庙垣重”形象地写出考生们聚集在考场周围,气氛压抑而紧张。接着,“鼓作宫漏晓”以鼓声报时,暗示黎明的到来,也象征着竞争的开始。
“晨门传放钥”写清晨开门,考生们涌入庭院,心情如同寻求栖息的猿猴和寻找安宁的鸟儿。“黄炉答拜辱”暗指考生们对考官的尊敬,而“月淡秋天杳”则渲染出清冷的秋意,烘托出考试的严肃与寂静。
接下来,诗人通过“官曹严坐起”、“迾卒禁纷扰”等细节,描绘了考场内外的秩序井然。考生们有的如蚂蚁般忙碌,有的如鹭鸶静观,显示出不同的心态。诗人还提到了一些知名的考生,如“淮海有名翚”,暗示竞争激烈。
考试过程中,诗人感慨“墨泓黦寒云,笔尾撼丛筱”,形容书写时的专注与艰辛。他以“攘略倾耳剽”形容考生们专心致志,努力汲取知识。然而,他也认识到获取真才实学的不易,如同“剖蚌得珠难”。
最后,诗人以“遗形攲冠屦,忘味弃煦麨”表达考试带来的忘我投入,即使挥舞如鲁阳戈般的才华,仍有未竟之事。考试结束后,喧嚣尽去,只剩下明亮的星辰映照在树梢,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未来。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科举考试的壮观场面和考生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