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湘:古代地区名,泛指湖南一带。五溪: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南西部,多山溪。
竹使:古代官职名,以竹简为文书,象征清廉。
桃源:虚构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鵩鸟赋:汉代贾谊所作《吊屈原赋》中提到的寓言鸟,象征生死哲理。
鲤鱼书:古时书信常藏于鱼腹中传递,此处指书信。
潘年:潘岳的字,以其美貌和文采著称,后用来形容美男子。
骑省:唐代尚书省的别称,指朝廷中枢。
风流:此处指才情风雅,而非轻浮之意。
翻译
从三湘之地远行至五溪边,每棵青枫树上都回荡着猿猴的哀啼。名声愧对竹使的清廉,官场生涯让我情怀淡薄,远离桃花源的归乡思绪变得迷茫。
读到《鵩鸟赋》,深感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无奈,收到鲤鱼传书更增离愁,遗憾不能相聚。
劳烦您将我与潘岳相比,身在朝廷的风流逸事怎可等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房孺复的作品,名为《酬窦大闲居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这两句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行走于自然之间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情怀。其中,“三湘”和“五溪”都是地名,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方,也可能是泛指。青枫,即胡桃树,猿啼则形容猿猴的叫声,这里用来增强自然景象的生动性。
"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地理距离导致的情感交流不便。这里的“竹使”可能是指送信的人或物,因为古代常用竹筒传递信息,“宦情少”则表示诗人在官场上的名声不足,难以获得重视。“路隔桃源”则是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意象,表达了对隔绝的哀叹和归隐之思。
"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露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不舍。鵩鸟赋即是指古代传说中能识别朋友的鸟类,而“鲤鱼书”则源自《庄子》中的故事,即鲤鱼跳过龙门化为龙,象征着人的提升和改变。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即便是通过书信,也不能完全弥补彼此间的情感隔阂。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这两句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希望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潘年”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潘岳,他以文章风格著称,而“骑省”则意味着希望能够像骑马一般自由地在文辞之中驰骋。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交流的渴望,以及希望友人能与之匹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它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文学创作和交流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