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书生能作赋,却怜游子太多愁
出处:《听秋轩》
元末明初 · 王冕
人世红尘高没马,老禅方丈足清幽。
入门便觉气侯别,历耳似知天地秋。
不羡书生能作赋,却怜游子太多愁。
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
入门便觉气侯别,历耳似知天地秋。
不羡书生能作赋,却怜游子太多愁。
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冕在听秋轩中所感受到的清静与深沉的秋意。首句"人世红尘高没马"暗示了尘世的喧嚣与繁忙,而"老禅方丈足清幽"则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世界,如同禅寺中的修行之地。
"入门便觉气侯别"表达出诗人进入听秋轩后心境的转变,空气仿佛都带着秋天特有的清新和凉意。"历耳似知天地秋"进一步强调了秋声的入耳,让人仿佛能感知到天地之间的秋意。
"不羡书生能作赋"流露出诗人对文人墨客吟咏作赋的淡然态度,他更欣赏的是游子那份深沉的愁绪,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有过漂泊的经历,能理解游子的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树影消逝,只剩下明亮的月光照亮屋檐,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也寓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秋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