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出处:《杨本初见访别后却寄》
元末明初 · 戴良
有客越中来,衣带越溪雨。
既来还遽辞,耿耿不得语。
譬如东轩月,偶此成宾主。
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
出门复入门,怅望夜将午。
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
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
既来还遽辞,耿耿不得语。
譬如东轩月,偶此成宾主。
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
出门复入门,怅望夜将午。
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
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接待了来自越中的访客,访客身披着带有溪水气息的衣裳,短暂来访后又匆匆离去,让诗人内心充满遗憾和难以言表的思绪。诗人以东轩月比喻来访者,月光虽明亮,但访客的离去如同浮云般无常,清光不定,令人感伤。诗人反复进出门扉,夜晚渐深,心中对友人的思念在雨声中越发强烈,回忆起他们在溪边的相聚时光。
别后,诗人感叹世事变迁,自己也日渐衰老,离别带来的哀愁更加深重。早晨醒来,发现两鬓增添了几许白发,这不仅是岁月的痕迹,也是对友人离去的无声哀悼。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