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出处:《宿白盖峰寺寄僧》
唐 · 温庭筠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两句,写出了山中秋天的清晨,霜气蒸发后天气转晴,连续一夜的宁静与和谐。接着“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进一步渲染了深山古寺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其中“閤上”指的是寺院中的高处,“林影”是树木在月光下的投影,“涧声”则是山涧流水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
下半首“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则转入了寺院中僧人的夜间生活。佛前点燃的灯火驱散了漫长夜晚的黑暗,而僧人在夜深人静时分进行着宗教仪式,磬声穿透了清晨的寒冷。
最后两句“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和对佛法修行的向往。诗中的人物不再追求世间的知识与地位,而是选择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自我修炼,以焚烧香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寺院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融入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