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
出处:《龙山为交埤郑君赋》
明 · 叶春及
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
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
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
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
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
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
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
鉴赏
此诗描绘了龙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联“交埤叠嶂来天地,蜒蜿龙蟠郑谷隅”以夸张的手法,将龙山的山脉比作天地间的叠嶂,蜿蜒曲折如同龙蟠于郑谷之侧,展现出山势的雄伟与壮观。
颔联“石窦云生时作雨,海门月出夜明珠”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石窦间云雾缭绕,时而化为细雨,海门之上明月升起,仿佛夜空中的明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颈联“风摇老桧苍鳞动,日照平田锦翼敷”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微风吹动古老的桧树,树皮上的纹路仿佛苍龙的鳞片在轻轻颤动;阳光照耀下的平田,如同铺满了五彩斑斓的羽毛,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尾联“高帽山人两蓬鬓,重阳怀古几踟蹰”则以人物活动作为收束,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高帽山人,或许是指诗人自己,两蓬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在重阳佳节之际,诗人怀古思今,徘徊不前,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龙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既有壮阔的山川景象,又有深沉的历史感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