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饮春醪那可强,胸中磊块把诗浇
出处:《和毛中书劝农韵三首 其三》
宋 · 袁甫
劳农因得步河桥,仰视前贤隔九霄。
凡骨难仙安素履,腐儒学吏守邦条。
荷公美意鞭驽质,惠我名篇胜翠翘。
痛饮春醪那可强,胸中磊块把诗浇。
凡骨难仙安素履,腐儒学吏守邦条。
荷公美意鞭驽质,惠我名篇胜翠翘。
痛饮春醪那可强,胸中磊块把诗浇。
注释
劳农:农夫劳作的人。因:于是。
得:能够。
步:步行。
河桥:河边的桥。
前贤:过去的杰出人物。
隔:相隔。
九霄:九重天。
凡骨:平凡人的身体。
难:难以。
仙:成仙。
安素履:安心于平淡生活。
腐儒:学问浅薄却自以为是的学者。
学吏:学习官吏职责。
守邦条:遵守国家法规。
荷:承受,感谢。
公:您。
美意:美好的心意。
鞭:激励。
驽质:平庸的资质。
惠:恩赐。
名篇:著名的文章。
胜:超过。
翠翘:美玉。
痛饮:尽情畅饮。
春醪:春天的美酒。
那可强:怎能勉强。
胸中磊块:心中的郁结。
把诗浇:借诗来抒发。
翻译
在劳作农民的步行道上走过河桥,抬头仰望那些前辈仿佛在九重天之上。凡夫俗子难以成仙,只能安心于平淡生活,腐儒学者只知遵循国家的法规。
感谢您的善心激励我这资质平庸之人,您的名篇比美玉还要珍贵。
痛饮春天的美酒怎能勉强,心中的郁结唯有借诗来倾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标题为《和毛中书劝农韵三首(其三)》。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劳作农民的关怀,通过“劳农因得步河桥”描绘出农民在河边小憩的情景,感叹他们虽身处底层,但仍有仰望前贤的敬意。诗人自谦为“凡骨难仙”、“腐儒学吏”,强调自己身为文人,虽才能有限,但仍坚守职责,遵循国家的法规。
接着,诗人感激毛中书的善意和慷慨,认为他的文章如同“名篇胜翠翘”,给予自己精神上的激励。最后,诗人以“痛饮春醪那可强,胸中磊块把诗浇”表达自己的感慨,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要借酒浇愁,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和不平之气。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民生的关注,也有对自己身份定位的反思,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并存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