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漱石平生事,黜陟从今了不闻
宋 · 李光
不慕轩裳慕隐沦,直将富贵比浮云。
竹沟引水通银汉,石甃澄澜起縠纹。
湖上三间容我卜,溪边一派与君分。
枕流漱石平生事,黜陟从今了不闻。
竹沟引水通银汉,石甃澄澜起縠纹。
湖上三间容我卜,溪边一派与君分。
枕流漱石平生事,黜陟从今了不闻。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厉安行结小庵湖山之间破竹激水甚自适杜得之作诗因次其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富贵的淡泊态度。他将富贵比作浮云,显示出对物质享受的轻视。
诗的前两句“不慕轩裳慕隐沦,直将富贵比浮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观。他不羡慕官场的权势(轩裳),而更倾向于隐居的生活方式。将富贵视为过眼云烟,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竹沟引水通银汉,石甃澄澜起縠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竹沟引来的水流,仿佛连接了天上的银河,清澈的水面泛起了细密的波纹。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湖上三间容我卜,溪边一派与君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湖边或溪边建造一间小屋,与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和友谊的珍视。
最后,“枕流漱石平生事,黜陟从今了不闻”总结了诗人的人生追求。他愿意以流水为枕,以石头为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黜陟,意指升迁贬谪,诗人表示从此不再关心这些世俗之事,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