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君听此不听彼,城市山林信斯语
出处:《题过廷章听秋卷》
明 · 徐溥
过君两上黄金台,车轮马足奔如雷。
亦有笙歌沸日夜,笑语各出争喧豗。
胡为作此听秋轴,上有萧萧万竿竹。
化机不露斧凿痕,虚籁半杂钧天曲。
过君听此不听彼,城市山林信斯语。
灵台湛湛涵清秋,直与此君作宾主。
乃知心静听亦静,群物纷纷由我定。
人间无处无秋声,我亦从之静中听。
亦有笙歌沸日夜,笑语各出争喧豗。
胡为作此听秋轴,上有萧萧万竿竹。
化机不露斧凿痕,虚籁半杂钧天曲。
过君听此不听彼,城市山林信斯语。
灵台湛湛涵清秋,直与此君作宾主。
乃知心静听亦静,群物纷纷由我定。
人间无处无秋声,我亦从之静中听。
鉴赏
这首明代徐溥的《题过廷章听秋卷》描绘了友人廷章在画卷中营造的秋意盎然的场景。诗人首先赞赏廷章的才华,称其作品如同黄金台上的车马疾驰,热闹非凡,笙歌笑语交织,生动活泼。然而,画卷的核心是一片萧瑟的竹林,虽无斧凿痕迹,却自然流露出高雅的音乐韵味,仿佛能听到仙界的钧天之乐。
诗人通过“过君听此不听彼”表达,欣赏画卷的同时,也领悟到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相对应。他认为,心灵的平静能超越环境,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山林,都能从这幅画中感受到秋天的宁静。最后,诗人强调,只有心静,才能真正听见秋声,将万物的嘈杂转化为内心的定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觉艺术的体验,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