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今之官长推不去,迎得新来又如故
出处:《贵乡谣》
明 · 王云凤
贵乡草,春荣秋枯不自保。
贵乡民,公来活我公去贫。
我有慈母夺者谁,老翁相逐婴儿啼。
君不见今之官长推不去,迎得新来又如故。
贵乡民,公来活我公去贫。
我有慈母夺者谁,老翁相逐婴儿啼。
君不见今之官长推不去,迎得新来又如故。
鉴赏
这首《贵乡谣》由明代诗人王云凤所作,通过对“贵乡草”的描绘,隐喻了地方官员对百姓生计的直接影响。草的生长与枯萎象征着当地经济的兴衰,而“贵乡民”则指涉了民众的生活状态。诗中以“公来活我公去贫”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官员在任时能改善民生,离任后则使百姓再度陷入贫困的现实。
接下来,“我有慈母夺者谁,老翁相逐婴儿啼”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通过描述一位母亲因失去照顾她的慈母而痛苦,以及老人和孩童在官员离去后的哀嚎,强调了官员任期对普通家庭生活的影响。这里不仅揭示了官员治理的直接后果,也触及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
最后,“君不见今之官长推不去,迎得新来又如故”这两句,是对当时官场现象的批判,指出官员更迭频繁,但对地方治理效果并无实质改变,问题依旧如故。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僚体制下官员流动性和治理效能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贵乡谣》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基层的真实面貌,以及对当时官场腐败和治理不力的强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