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如囊锦生縠纹,兔园老笔阳春墨全文

何如囊锦生縠纹,兔园老笔阳春墨

出处:《和葺芷雪韵 其二
宋 · 郑清之
夸父逐日有馀力,驱万白蜺飞练织。
连天照耀作夜明,涌池培堆惊壤息。
竹高已学枪头势,梅近犹能半面识。
坡翁笑效六一体,八章联翩韵声色。
麻衣忽见蜉蝣阵,砚池观鱼来紫石。
郑谷祗解瘦寒句,江上渔蓑正披得。
何如囊锦生縠纹,兔园老笔阳春墨

注释

夸父:神话中的巨人。
驱:驾驭。
万白蜺:万道白虹。
涌池:翻腾的池水。
培堆:震动大地。
枪头势:枪尖的姿势。
半面:一半。
坡翁:苏轼的别称。
六一体:六言或六律诗。
麻衣:平民百姓的服装。
砚池:研磨墨水的器皿。
郑谷:唐代诗人。
渔蓑:渔夫的蓑衣。
囊锦:把锦绣藏于囊中。
縠纹:丝纹般的纹理。
兔园: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阳春墨:高质量的墨水。

翻译

夸父追赶太阳后仍有余力,驾驭万道白虹如同编织练带。
他的光芒照亮天空,如同白天,池水翻腾,大地为之震动。
竹子高耸,仿佛枪尖的姿势,梅花近在眼前,还能辨认出一半。
坡翁笑着效仿六体诗,八章连篇,韵律声色俱佳。
忽然看见麻衣下的人群像蜉蝣般密集,砚池边观鱼,紫石砚映现。
郑谷只会写出清瘦寒冷的诗句,而江上的渔夫正披着蓑衣,恰如其分。
哪比得上把锦绣藏于囊中,如同丝纹般细腻,兔园老手挥毫,阳春墨色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和葺芷雪韵(其二)》,以夸父逐日的神话为引子,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和艺术构思。诗人通过夸父的形象,比喻自己精力充沛,如同驾驭万道彩虹,光芒四射,照亮了黑夜。接着,他将竹子比作枪尖,梅花则象征坚韧与高洁,显示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诗人提到坡翁(苏轼)的风格,赞誉其作品韵律优美,富有色彩,同时也提及郑谷的诗句虽然清瘦而寒冷,但恰如江上渔夫的蓑衣,朴素而适宜。最后,诗人自比为囊中锦带生出縠纹的才情,以及兔园(文人雅集之处)老笔下的阳春白雪,表达了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致的刻画,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