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雕月磨沃以漆,黝黝玄光横四尺
出处:《洋琴歌》
清 · 李锴
岛中之木名莫知,饮霜饫露凡几时。
良工断之解作片,片片声中青玻璃。
日雕月磨沃以漆,黝黝玄光横四尺。
空中坦外如几平,四匝寻之无寸隙。
斯须盖启金枢转,霏微花色蠃纹施。
玉柱密插蟠螭身,凤眼低嵌雕龙片。
银丝双弦二十六,一弦一声声胜肉。
别琢香檀曲拨多,经纬纵横弦下伏。
弹弦无事须银甲,但将檀拨轻挑压。
满耳琤璁弦上鸣,不知宫调何由洽。
初弹参差殊细微,女儿私语翡翠帏。
铿然一转得秀整,罗裌慢摇金钏冷。
三转四转曲入破,苍岩石罅幽泉过。
嗈嗈嗷嗷沙雁惊,急雪乱搅飞花堕。
轻淫妖艳风习习,曼声浮荡新声涩。
碧眼蛮工一再弹,欷歔北客天南泣。
吾闻中国圣人之,乐和且平抑扬清。
浊皆正声洋琴尔,慎毋多鸣使人不识初古情。
良工断之解作片,片片声中青玻璃。
日雕月磨沃以漆,黝黝玄光横四尺。
空中坦外如几平,四匝寻之无寸隙。
斯须盖启金枢转,霏微花色蠃纹施。
玉柱密插蟠螭身,凤眼低嵌雕龙片。
银丝双弦二十六,一弦一声声胜肉。
别琢香檀曲拨多,经纬纵横弦下伏。
弹弦无事须银甲,但将檀拨轻挑压。
满耳琤璁弦上鸣,不知宫调何由洽。
初弹参差殊细微,女儿私语翡翠帏。
铿然一转得秀整,罗裌慢摇金钏冷。
三转四转曲入破,苍岩石罅幽泉过。
嗈嗈嗷嗷沙雁惊,急雪乱搅飞花堕。
轻淫妖艳风习习,曼声浮荡新声涩。
碧眼蛮工一再弹,欷歔北客天南泣。
吾闻中国圣人之,乐和且平抑扬清。
浊皆正声洋琴尔,慎毋多鸣使人不识初古情。
鉴赏
这首《洋琴歌》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洋琴演奏的生动画面。洋琴,作为古代的一种外来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在诗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诗中首先描述了洋琴的制作过程,从选取岛上不知名的树木,历经霜露的洗礼,到精心切割、打磨、涂漆,最终呈现出黝黑而光滑的四尺长器物。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洋琴的构造,包括其表面的平整、边缘的严实以及装饰的精美,如金枢的转动、花纹的施加、蟠螭与龙的雕刻,以及双弦的排列和香檀的镶嵌。
在演奏部分,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满耳琤璁弦上鸣”、“不知宫调何由洽”,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和谐。从细腻的私语到激昂的旋律,再到沙雁的惊动和飞雪的搅扰,音乐的情感层次丰富多样,既有温柔细腻的一面,也有激越震撼的一面。
最后,诗人通过“碧眼蛮工一再弹,欷歔北客天南泣”的描写,表达了对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交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音乐探讨了“乐和且平抑扬清”的主题,即音乐应当具有和谐、平和、清雅的特点,不应过于喧嚣,以免影响人们对于最初音乐情感的理解。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洋琴演奏的艺术魅力,也蕴含了对音乐本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