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贤哲尚遭贫,况我疏慵懒散人
出处:《贫居自述》
明 · 李孔修
古来贤哲尚遭贫,况我疏慵懒散人。
未解空心忘利禄,也能随分度朝晨。
每逢冬至身加苦,只到春来气渐伸。
惟我拳拳遵圣训,斯文同轨行同伦。
未解空心忘利禄,也能随分度朝晨。
每逢冬至身加苦,只到春来气渐伸。
惟我拳拳遵圣训,斯文同轨行同伦。
鉴赏
这首诗《贫居自述(其三十四)》由明代诗人李孔修所作,通过诗人的自我叙述,展现了贫居生活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首句“古来贤哲尚遭贫”,开篇即点出古今贤士亦难逃贫困的命运,为全诗定下基调,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理解与接纳。接着,“况我疏慵懒散人”一句,诗人自谦地将自己归类为不善经营、懒散之人,流露出对自己性格的反思与自责。
“未解空心忘利禄,也能随分度朝晨”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未能达到彻底放下名利的心境,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满足感,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现实的妥协,也蕴含着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每逢冬至身加苦,只到春来气渐伸”描绘了季节更替中个人感受的变化,冬至时寒冷加剧,生活更加艰难;而到了春天,生机勃发,心情也随之舒畅。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起伏的接受与适应。
最后,“惟我拳拳遵圣训,斯文同轨行同伦”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贫困,但依然坚守道德准则,遵循圣贤之教诲,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肯定,也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与道德坚守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