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后剧非前剧,苦语何由诉九泉
出处:《丁丑五月十三日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旧恨惊心耿不眠,沉沉影事渺如烟。
羊求歧路途何问,葛采旄丘岁几迁。
同梦未甘成己背,销魂难再是丁年。
分明后剧非前剧,苦语何由诉九泉。
羊求歧路途何问,葛采旄丘岁几迁。
同梦未甘成己背,销魂难再是丁年。
分明后剧非前剧,苦语何由诉九泉。
鉴赏
这首诗《丁丑五月十三日(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旧恨惊心耿不眠”,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因过去的遗憾和伤痛而难以入眠。接着,“沉沉影事渺如烟”一句,以烟雾比喻往事的模糊与遥远,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记忆渐淡的主题。
“羊求歧路途何问”借用典故,表达在人生的岔路口,面对选择时的迷茫与困惑。“葛采旄丘岁几迁”则通过自然界的更迭,暗示时光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同梦未甘成己背”流露出对共同梦想未能实现的不甘与失落。“销魂难再是丁年”感叹青春不再,岁月无情。最后,“分明后剧非前剧,苦语何由诉九泉”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已逝亲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