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早调琴一曲,宜男芳草待春荣
出处:《赠茂生》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风流王谢少知名,三十文章更有声。
深竹夜留寒士宿,落花中共老僧行。
苦吟不解撚须癖,托病谁知采药情。
后院早调琴一曲,宜男芳草待春荣。
深竹夜留寒士宿,落花中共老僧行。
苦吟不解撚须癖,托病谁知采药情。
后院早调琴一曲,宜男芳草待春荣。
鉴赏
这首诗《赠茂生》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对“风流王谢少知名”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与当代的才子相联系,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之情。诗中以“三十文章更有声”描绘了年轻才子通过文笔而声名鹊起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不凡的文学成就。
接着,“深竹夜留寒士宿,落花中共老僧行”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在深夜里与寒士共话,以及在落花满地的季节里与僧侣一同漫步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切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苦吟不解撚须癖,托病谁知采药情”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生活情趣。他以“苦吟”形容自己的创作过程,表现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撚须癖”则是一种细微的动作,象征着诗人对细节的敏感和对美的极致追求;“托病”则是借疾病来逃避世俗的忙碌,表达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采药情”则可能暗指寻找灵感或内心的平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后院早调琴一曲,宜男芳草待春荣”两句,以音乐和植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