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花新剪茜香罗,篸遍乌纱未觉多
出处:《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其八》
宋 · 杨万里
赐花新剪茜香罗,篸遍乌纱未觉多。
花重纱轻人更老,抬头不起奈春何。
花重纱轻人更老,抬头不起奈春何。
注释
赐:皇上赏赐。茜香罗:红色的丝绸。
篸遍:绣满。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未觉多:并未觉得太多。
花重:花儿繁多且重。
纱轻:纱衣轻薄。
人更老:人显得更加衰老。
抬头不起:抬不起头。
奈春何:对春天的到来无可奈何。
翻译
皇上新赐的红色丝绸衣料,绣满了花朵,还未穿满乌纱帽,感觉并不算多。繁花压得纱衣沉甸甸的,人也显得更加苍老,抬不起头来,面对这美好的春天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无法持久的无奈与悲哀。
"赐花新剪茜香罗"一句,描绘了初春时节,人们用刚割下的茜草制成的香罗来装饰,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里的"茜香罗"不仅是物质上的装扮,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篸遍乌纱未觉多"则写出了春日游宴时,人们饮酒作乐,丝毫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篸遍"意味着不断地、频繁地举杯畅饮,而"乌纱"象征着头发逐渐变白,即使在欢声笑语中,时光也悄然溜走。
下片"花重纱轻人更老"一句,更深化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春天里的花朵虽然繁盛,但与之相比,人的生命却显得格外脆弱和短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抬头不起奈春何"则是对春天美好的无尽怀念。诗人在这里传达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感,面对不断流逝的时光和自己无法长存的事实,只能发出深深的叹息。"抬头不起"意味着心中的沉重,而"奈春何"则是对春天美好而又短暂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岁月蹉跎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