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出处:《咏乌代陈师道》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凌晨:清晨时候。丽城:美丽的城市或城池。
薄暮:傍晚,天色微暗的时候。
上林:古代帝王园林,这里泛指皇家园林。
辞枝:离开树枝。
暂起:暂时飞起来。
停树:停留在树上。
还低:又低下来。
向日:面向太阳。
终难托:最终难以依靠。
迎风:面对着风。
讵肯:岂肯,怎会愿意。
只待:只等待。
纤纤手:纤细的手,形容女子的手柔美。
曲里:弯曲的小路或巷子。
作宵啼:在夜晚啼鸣。
翻译
清晨离开美丽的城池,傍晚时分栖息在皇家园林上空。离开树枝暂时飞起,停在树上又再低垂。
向着太阳终究难以寄托,面对风儿怎会愿意迷失方向。
只等待那双纤细的手,弯曲的巷子里做夜间的啼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离开城市,傍晚时到达林中寻找栖息之地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枝头的暂别和树梢的低垂,展现了人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两句生动地捕捉了行者与自然景物间的互动,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枝头在告别,而树梢则低垂以迎接,这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界的顺从。这里的“托”意指依靠,“迷”则是迷失或迷惑的意思。诗人似乎在感慨日光难以捕捉,风向难以预测,但又不得不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则透露出诗人的期待与柔情。这里的“纤纤手”可能指的是某种细腻的触摸,或是某人温柔的手。诗人在等待着这份温暖与亲密,而“曲里作宵啼”则是在暗示一种夜间的低声歌唱或是私语,营造出一幅温馨而又神秘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