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材容得老天年,寒食丹砂木末燃全文

不材容得老天年,寒食丹砂木末燃

出处:《木棉花
明 · 方国骅
不材容得老天年,寒食丹砂木末燃
汉主堠亭情独远,隋宫春树色同鲜。
残红似照崆峒火,野血疑啼建业鹃。
惟有刺桐共开落,城南上巳句谁传。

鉴赏

这首《木棉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木棉花在夏日的绚烂景象,以及其与季节、农事的紧密联系。

首句“越布衫轻大火斜”,以“越布衫”象征夏日的轻薄衣裳,而“大火斜”则暗指夏季的太阳偏斜,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接着,“嫩黄苞坼雪交加”一句,通过“嫩黄苞”和“雪交加”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木棉花在夏日绽放时的鲜明色彩与质感,仿佛是夏日里的一抹亮色,与白雪交相辉映。

“惊秋七月先賨市,破萼千丛待纺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木棉花与农事的关联。在“七月”这个传统农忙时节,木棉花的开放似乎预示着丰收的到来,与“賨市”(古代的一种集市)相呼应,展现出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同时,“破萼千丛待纺车”则暗示了木棉花的纤维可用于纺织,预示着农事活动即将展开。

“不羡谢家虚咏絮,应劳织女为司花”两句,借用了谢道韫咏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木棉花的独特赞美,认为其美丽不亚于雪花,但又不同于谢家的虚浮之咏,而是有着实际的价值和用途。这里也暗含了对织女的敬意,织女不仅负责纺织,还象征着自然界的守护者,为花朵的生长与美丽付出辛劳。

最后,“江南络纬催人甚,夜照寒机鬓有华”两句,通过江南特有的昆虫络纬(即纺织娘)的叫声,以及夜晚寒气中织机的忙碌,形象地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同时,诗人以“鬓有华”(鬓发斑白)自喻,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辛勤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棉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夏日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农事、季节更替以及对劳动者的颂扬,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