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危感叹身飘泊,疏阔深惭学浅肤
出处:《谨和家父寄来自述冬夜二诗韵》
明 · 黄淮
被拥尘毡藉地铺,凝寒惨若在冰壶。
艰危感叹身飘泊,疏阔深惭学浅肤。
万里朔风吹断雁,满林霜月泣慈乌。
漫漫长夜难成寐,愁对残灯照影孤。
艰危感叹身飘泊,疏阔深惭学浅肤。
万里朔风吹断雁,满林霜月泣慈乌。
漫漫长夜难成寐,愁对残灯照影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诗《谨和家父寄来自述冬夜二诗韵(其二)》描绘了冬夜的严寒与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感慨。首句“被拥尘毡藉地铺”形象地写出诗人在寒冷中以毡毯取暖的情景,环境艰苦。接着,“凝寒惨若在冰壶”运用比喻,形容冬夜的酷寒如同置身于冰清玉洁的壶中,冷彻心扉。
“艰危感叹身飘泊”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流露出的漂泊之感,对自身境遇的深深忧虑。诗人自责“疏阔深惭学浅肤”,承认自己学识浅薄,无法应对生活的艰难,流露出谦逊和自省之情。
“万里朔风吹断雁,满林霜月泣慈乌”两句通过描绘大雁被寒风吹散和乌鸦在霜月下哀鸣的景象,寓言自己与亲人的分离以及对亲情的思念。最后,“漫漫长夜难成寐,愁对残灯照影孤”揭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愁苦,只能独自面对昏暗的残灯,影子显得格外孤单。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