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出处:《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唐 · 顾况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白塔寺内的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塔上所见到的景象,塔上飘浮着袅绕的香烟,似乎在询问这种宁静与孤独背后的原因。香灯可能指的是寺庙中常有的一种供养行为,而细烟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这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松枝比作画笔的麈尾,将柳絮比作蚕丝。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艺术化处理。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游移不定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无拘无束。浮草象征着随波逐流,而空花则是一种心灵上的追求和向往,这里“义”字用得十分传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初衷,他到此地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即使只是一时的安息。这里的“法”可能指的是佛法,表明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信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感,以及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