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四圣羲周孔,数贯三天先后中
出处:《赠尹巽斋易数》
宋 · 何梦桂
万有滋荄隐混蒙,谁开玄窍泄神工。
易经四圣羲周孔,数贯三天先后中。
执筴不须谈管辂,太玄休复问扬雄。
只今风起从何入,知得风来是巽翁。
易经四圣羲周孔,数贯三天先后中。
执筴不须谈管辂,太玄休复问扬雄。
只今风起从何入,知得风来是巽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滋荄:滋生的草木,象征万物生长。玄窍:神秘的通道或领悟点。
羲周孔: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古代哲学家。
筴:古代占卜工具。
谈:交谈,此处指占卜。
太玄: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指深奥的理论。
扬雄:汉代学者,著有《太玄经》。
巽翁:八卦之一,象征东南方向,也指风的主宰。
翻译
万物滋生潜藏于混沌之中,是谁揭示了神秘的奥秘展现神的力量。易经中的四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他们的智慧贯穿天地,代表了时间的先后顺序。
无需像管辂那样占卜,也不必向扬雄询问太玄之理。
现在风起于何处,我们又如何感知风的来源?这风来自巽位的主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名为《赠尹巽斋易数》。诗中融合了道家玄学和儒家易经的思想,语言精致而富有哲理。
“万有滋荄隐混蒙,谁开玄窍泄神工。”这两句以宇宙万物为背景,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探求至道的境界。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之谜和创造力的奥秘。
“易经四圣羲周孔,数贯三天先后中。”这两句则将视野转向儒家易学,提及了易经中的四位圣人,即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并强调了数理在宇宙运行中的重要性。
“执筴不须谈管辂,太玄休复问扬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哲学思考的态度,不需要过多的言辞,只需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同时,提到了西汉时期的学者扬雄,以此强调自己对于深奥道理的追求。
“只今风起从何入,知得风来是巽翁。”最后两句则转向自然界,通过观察风的动态,体悟到宇宙间万物互联、变化无常的哲学。这里的“巽”字,是指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七卦巽,为风之卦象,而“巽翁”则是对风的形象化描述。
整首诗通过探讨宇宙与人生、天道与人事,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