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
出处:《怀古呈通守郑定斋 其一》
宋 · 王柏
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
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
安得夔典乐,天下终和平。
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
安得夔典乐,天下终和平。
注释
猗桐:梧桐树, 古代常用于制作乐器。菀:茂盛。
云之岑:云雾缭绕的山峰。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斤斧:斧头。
膝上琴:古人常放在膝盖上的小型古琴。
朱弦:红色的琴弦。
箕子操:指《箕子操》,古代忧国忧民的乐曲。
离骚声:指《离骚》的风格,象征屈原的诗歌。
夔典乐:夔:传说中的音乐神,这里指能带来和谐音乐的人。
翻译
东方有一棵茂盛的梧桐树,它耸立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上。技艺高超的工匠用一斤重的斧头,把它雕琢成膝上的古琴。
红色的琴弦轻轻拂过,发出古老而深沉的音色。
这琴声不弹奏箕子的忧虑曲,也不模仿屈原的悲愤旋律。
如何才能像古代的大音乐家夔那样,让音乐带来天下太平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工匠巧手制作古琴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和音乐的怀念,以及对于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东方有猗桐,菀彼云之岑,这两句设置了一个高远、神秘的场景,猗桐即是用来制作古琴的珍贵木材,菀彼云之岑则营造出一片超凡脱俗的氛围。良工一斤斧,斲为膝上琴,这两句展示了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的热爱,将木材雕琢成可以放在膝上的琴,展现了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从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朱弦即是用红色丝线包裹的琴弦,它轻轻被拂抹而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回响着古代深邃韵味的声音,盎然太古音则让人联想到那些流传千古、充满历史沉淀的音乐。
不弹箕子操,不调离骚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纯粹性的追求。箕子操和离骚声可能是当时一些通俗或是不够高雅的曲目,诗人拒绝这些曲目,显示出他对艺术高标准的坚守。
安得夔典乐,天下终和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宏伟愿景。夔典乐是古代圣人传下的音乐,被认为能使天下太平。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和谐、世界永远和平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古琴制作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艺术的尊重与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社会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