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
出处:《石台夜坐二首 其一》
宋 · 释德洪
故乡乃有此丛林,下板何妨著寂音。
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
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
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石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故乡乃有此丛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仿佛在说故乡竟有如此令人陶醉的森林。接着,“下板何妨著寂音”一句,暗示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永与世遗他日志”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将这份宁静与世隔绝的美好记忆留待将来,成为心灵的永恒寄托。“尚嫌山浅暮年心”,则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是在山中,也难以摆脱岁月的痕迹。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夜晚的深刻体验。最后,“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期许,希望自己的文字如玉石般纯净,同时又借鉴苏轼(坡字)的风格,追求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