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为客子谋
出处:《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 其一》
宋 · 刘宰
家山目断古幽州,百口来归路阻脩。
丁字无端轻介胄,蝉冠却羡出兜鍪。
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为客子谋。
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作北人羞。
丁字无端轻介胄,蝉冠却羡出兜鍪。
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为客子谋。
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作北人羞。
注释
家山:故乡。目断:远望。
古幽州:古代的幽州地区。
百口:全家。
路阻脩:归路艰难。
丁字:平民百姓。
无端:无缘无故。
轻介胄:轻视武职,不求功名。
蝉冠:平民的帽子,比喻平淡生活。
出兜鍪:出征戴战盔,比喻从军。
箕裘:祖传的产业或事业。
忍坠:不敢放弃。
先人业:祖先的事业。
甔石:粗陋的生活,代指贫困。
客子:旅居在外的人。
谋:谋生。
同一死:共同面对死亡。
南来:南迁。
北人羞:被北方人视为耻辱。
翻译
遥望故乡古幽州,全家归途却艰难。本想平淡度余生,却羡慕征战者头戴战盔。
继承祖业不敢忘,身处异乡何人共谋生计。
即使面临饥饿寒冷,也愿一同面对死亡,唯恐南迁被北地人耻笑。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的诗歌。开篇“家山目断古幽州”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在这里,“家山”指代故乡之山,也象征着安稳和温暖的家园;“目断”则形容遥远而不可触及的状态;“古幽州”则是历史上的边塞城堡,常常与战争和孤独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百口来归路阻脩”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归途受阻的艰难情形,“百口”指众多士兵,“来归”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家的愿望,而“路阻脩”则是战争导致的交通断绝,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以下几句“丁字无端轻介胄,蝉冠却羡出兜鍪”,通过对甲胄和头盔的描写,表现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诗人用“丁字”来形容甲胄的精巧和强度,同时也暗示着战争的残酷;“蝉冠却羡出兜鍪”则是对士兵头盔的赞美,表达了对勇士们的敬意。
中间的“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为客子谋”,诗人通过对先辈遗留物品和荒废之地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未知的迷茫。这里,“箕裘”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谷物的器具,而“忍坠”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损耗;“先人业”是对前人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甔石谁为客子谋”则是在询问在这荒废之地,谁能为漂泊的旅者提供帮助和安慰。
最后两句“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作北人羞”,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牺牲精神的赞叹,以及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坚定。这里,“不惜饥寒同一死”表达了士兵们在战场上无畏牺牲的决心;“南来恐作北人羞”则是诗人作为南方来的士子,对于可能成为北方敌人的忧虑,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理解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士兵们在战乱中的艰苦生活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