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出处:《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其一》
宋 · 司马光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注释
舟楫:比喻才华出众。才猷:才能和谋略。
冰霜:形容品德坚定不移。
德操:道德操守。
陶钧:比喻精心塑造或管理。
茂业:伟大的事业。
书史:读书和写字。
乐:享受。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官员。
捐:捐献,此处可能指故居被捐赠。
异论:不同的意见。
令名:美好的名声。
翻译
他的才华如同船只和策略宏大,品德像冰霜一样坚定。他像陶工精心塑造,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沉浸在读书写字的乐趣中度过了晚年。
仰望那些尊贵的官员们,感叹他的住所被捐献出去。
在当时无人异议,这更证明了他的名声完全由美德赢得。
鉴赏
这段诗文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挽歌体裁。挽歌是一种用于悼念先人或亲友逝世的诗歌形式,它通常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崇敬之情。
舟楫才猷大:开篇即以“舟楫”比喻行船,意味着航行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而“才猷大”则形容人物才能广大,显示出诗中所悼念者的非凡才华。
冰霜德操坚:此句通过“冰霜”象征纯洁无瑕,结合“德操坚”,表达了逝者品德高尚、坚定不移的品格。
陶钧成茂业:陶钧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陶冶铸造之物,比喻诗中人物的才华与功绩已经成为后世传颂的丰碑。成茂业则强调了其事业的辉煌和对后人的影响。
书史乐高年:此句通过“书史”指代记录历史,表明逝者的事迹已被载入史册,而“乐高年”则是对逝者长寿或精神状态的一种祝福。
瞻望簪绅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之情,“簪绅”可能指的是装饰品,象征着美好记忆的共享。
吁嗟馆舍捐:“吁嗟”表示感慨或悲伤的情绪,而“馆舍捐”则可能暗示了对逝者遗留物品的珍视和纪念。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评价在当时已是众口皆碑,无人异议,同时也肯定了逝者名声的完美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不仅通过精巧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赞颂了逝者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永恒精神遗产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