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香魂微有影,不教兰麝即成灰
出处:《焚香曲七首》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鸳鸯喷出篆烟来,细逐游丝转镜台。
袅袅香魂微有影,不教兰麝即成灰。
袅袅香魂微有影,不教兰麝即成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焚香时的细腻场景与氛围。首句“鸳鸯喷出篆烟来”,以鸳鸯比作香炉中升起的篆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焚香时烟雾缭绕的情景,仿佛一对鸳鸯在空中翩翩起舞,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意境。
接着,“细逐游丝转镜台”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烟雾随风轻盈飘动的景象,如同细线般追逐着空气中的游丝,最终围绕着镜台旋转,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袅袅香魂微有影”则将香气与灵魂相联系,暗示焚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仪式,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意义。袅袅上升的香气仿佛是无形的灵魂,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痕迹,虽看不见实体,却能感受到其存在。
最后一句“不教兰麝即成灰”表达了对香气持久性的赞美,即使没有外力破坏,香料也不会轻易消散,如同珍贵的记忆或情感,即使时间流逝,也依然能够留存心底,永不褪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焚香这一日常仪式的美感与深意,不仅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