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出处:《十四午烈日方中忽下小雹既乃继以阴雨》
明 · 郭之奇
万点潇疏拂瓦鸣,忽疑眼际变阴明。
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
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
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
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从烈日到小雹再到阴雨,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以及这种变化带给他的深刻感受。
首句“万点潇疏拂瓦鸣”,生动地描绘了雹粒敲打屋顶的声音,如同万点细雨轻拂,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天气的突变。
“忽疑眼际变阴明”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心理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天气骤变的惊讶与不解,仿佛眼前的世界瞬间由晴转阴,令人难以置信。
接着,“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诗人将中元节的神秘氛围融入其中,似乎神鬼也感受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通过风中的叹息声表达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云层的厚重与连绵不绝,仿佛苍梧山的云彩承载着无尽的忧愁,而季节的更迭如同流水般无情,展现出时间流逝的无奈。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这里运用了典故,以草木的变化比喻人事的变迁,王孙和帝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命运,枫叶的红色在秋天格外醒目,似乎在提醒人们某些不可忽视的事实。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诗人抬头远眺,想象着远处的虞山是否还有两位美丽的女子在竹林中,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作的浪漫色彩,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诗人以雨后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仿佛每一滴雨都是离别之泪,让人不禁回想起那些令人心痛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人生、历史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