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人乐正子,君子蘧伯玉
出处:《送王万里赴阙》
宋 · 洪咨夔
安西老元戎,再出护全蜀。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
信人乐正子,君子蘧伯玉。
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
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
平沙起孤鸿,太液下黄鹄。
云深阊阖启,天近觚棱矗。
牖明易纳约,井渫终受福。
杨柳细吹絮,海棠艳成屋。
买酒鏖东风,嘉陵江水绿。
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
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
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
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
信人乐正子,君子蘧伯玉。
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
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
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
平沙起孤鸿,太液下黄鹄。
云深阊阖启,天近觚棱矗。
牖明易纳约,井渫终受福。
杨柳细吹絮,海棠艳成屋。
买酒鏖东风,嘉陵江水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元戎:主将。槃槃:形容广大、壮丽。
宾从:宾客僚属。
中行:中庸之道。
一根气:指正直的品性。
易纳约:容易接纳他人。
嘉陵江:长江支流,在四川。
翻译
安西的老将军再次出征,保卫整个蜀地。庞大的幕府气派非凡,宾客僚属如同排列的竹林。
性急的人常常调笑娱乐,狂放的人偶尔触动愁绪。
谁能找到中庸之道,万里之中只有他独特出众。
他的正直大气如一,义和利两者难以兼顾。
信任正直的乐正子,他就像君子蘧伯玉一样。
春风中夹杂着半是萧瑟半是艾草,秋雨中几株薋菉在摇曳。
忽然间心明眼亮,看见这霜晨中的菊花。
谁会吟诵子虚的诗篇,燕人能说出举烛的典故。
沙漠上孤独的鸿雁起飞,太液池下的黄鹄展翅。
云雾深处宫门开启,天空仿佛近在咫尺的觚棱高耸。
窗户明亮易于接纳,清井洗涤终得福泽。
杨柳轻拂飘散着棉絮,海棠花开得如火如荼。
买酒迎着东风痛饮,嘉陵江水泛起绿色波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送王万里赴阙》,通过对友人王万里的赞美和对京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诗中以"安西老元戎"比喻王万里,赞其再次出仕保护蜀地,幕府气象宏大,宾从如林,显示出其威望和才德。诗人赞赏王万里既能调和狂狷,又能保持中庸之道,如同独步千里的美者。
接着,诗人将王万里比作正直无私的信人和君子,即使在官场复杂环境中,也能保持清明之心。他以春风中的萧艾和秋雨中的薋菉,象征友人面对世俗的清醒与坚韧。最后,诗人以霜晓菊花的形象寄寓希望,祝愿他在朝廷中如烛火般照亮他人,如同孤鸿和黄鹄般高飞。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想象王万里到达京城后的情景,云深天阔,宫殿宏伟,窗户明亮,象征着他的仕途光明。他还以杨柳飘絮和海棠盛开的春景,预祝友人的生活充满美好。最后以买酒宴饮,嘉陵江水碧绿,寓意着欢聚与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展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