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所经过,秋成正乐郊
出处:《兑桥步洪韵》
宋 · 许及之
桥上所经过,秋成正乐郊。
儿童惊衮绣,丞相只衡茅。
儿童惊衮绣,丞相只衡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桥上行经的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以及儿童与丞相生活状态的差异,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的细腻一面。
首句“桥上所经过,秋成正乐郊”,点明地点和时节,桥上是行人的通道,秋季丰收的景象在郊外铺展开来,一片欢愉的氛围。这里通过“乐郊”一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含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次句“儿童惊衮绣,丞相只衡茅”,对比鲜明地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儿童们可能在郊外玩耍时,被华丽的衮绣(古代帝王或贵族的礼服)所吸引,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好奇与惊喜。而丞相,作为国家的高官,其生活却简单到只有一处衡茅(简陋的茅屋),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权力与物质生活之间的反差,以及对官员简朴生活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美景与社会生活的和谐共存,又暗含了对官员应以简朴为本的道德倡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