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如掌北山落,错刀寒拭青莲锷
出处:《紫骝马送别易十八宝亭归湘南》
清 · 李锴
紫骝马,金盘陀。
湘南节士年最少,玉鞭燕赵轻经过。
雪花如掌北山落,错刀寒拭青莲锷。
南枝早梅如雪飞,留君不住君且归。
春风香草丝满挽,此离别心伫君马蹄返。
湘南节士年最少,玉鞭燕赵轻经过。
雪花如掌北山落,错刀寒拭青莲锷。
南枝早梅如雪飞,留君不住君且归。
春风香草丝满挽,此离别心伫君马蹄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情的送别场景。诗人以“紫骝马”作为送别的载体,赋予了离别一种豪迈与悲壮的色彩。马匹的金盘陀装饰,不仅展现了其华贵之姿,也象征着主人的尊贵与不舍。
“湘南节士年最少”,点明了被送者的身份——一位年轻的湘南节士,年轻意味着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未来的挑战与责任。接下来,“玉鞭燕赵轻经过”,通过玉鞭的轻盈与燕赵之地的背景,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优雅与庄重。
“雪花如掌北山落,错刀寒拭青莲锷”,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雪花比作手掌轻轻落在北山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错刀的寒光在青莲锷上擦拭,既展现了武器的锋利,也暗示了离别时的冷峻与决绝。
“南枝早梅如雪飞,留君不住君且归”,诗人以南枝早梅的洁白与飘飞,象征着离别时的纯洁与无奈。尽管挽留不住,但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最后,“春风香草丝满挽,此离别心伫君马蹄返”,春风中弥漫着香草的气息,仿佛在为离别的人送上最后的祝福。诗人的心意随着友人离去的步伐,久久地驻留在原地,期待着友人马蹄的归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相聚的期盼,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