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尽枝枝白与黄,鲍焦蔬好让芬芳
出处:《食菊》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食尽枝枝白与黄,鲍焦蔬好让芬芳。
终年灌溉图秋饱,最早栽培为晚香。
味芳不妨虫蚁避,影孤那代李桃僵。
梅花至日劳相伴,佳色参差映寿阳。
终年灌溉图秋饱,最早栽培为晚香。
味芳不妨虫蚁避,影孤那代李桃僵。
梅花至日劳相伴,佳色参差映寿阳。
鉴赏
这首诗《食菊(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食尽枝枝白与黄”,生动地展现了菊花盛开时的景象,白色的花瓣与黄色的花蕊交织在一起,色彩鲜明。接着,“鲍焦蔬好让芬芳”一句,以古代隐士鲍焦的素食生活来比喻,强调了菊花的香气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终年灌溉图秋饱,最早栽培为晚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耐心培育和期待的心情。菊花在一年四季中精心照料,最终在秋季展现出其独特的香气,而菊花的种植则为了在晚秋时节绽放出最迷人的芳香。
“味芳不妨虫蚁避,影孤那代李桃僵”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即使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菊花依然保持着其芳香,不惧怕虫蚁的侵扰;即便在孤独中,也不像李树和桃树那样因季节更替而枯萎。
最后,“梅花至日劳相伴,佳色参差映寿阳”一句,将菊花与梅花相比较,说明菊花在冬至时节与梅花一同绽放,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同时,菊花的美丽映照在寿阳(可能指寿阳城或寿阳地区),寓意着菊花的美丽不仅局限于自然之中,也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祝愿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