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
出处:《九日同少符饮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淮水去不返,我心重怆恻。
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
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
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
茱萸勿复采,忧来簪不得。
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
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
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
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
茱萸勿复采,忧来簪不得。
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首句“淮水去不返”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和无法挽回的哀伤。接着,“弟兄各异县”描绘了兄弟间的地理隔阂,诗人渴望与之相见却苦于没有交通工具。“八月遗我书”则通过书信传递关怀,看到信件时诗人泪流满面,体现出兄弟间的情感纽带。
“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兄弟对诗人病情的关注,显示出深厚的兄弟情谊。然而,“相思不相即”又揭示了他们虽心意相通,但实际距离遥远,难以相聚的无奈。诗人甚至劝告“茱萸勿复采”,暗示自己因为忧虑而无法享受节日的习俗,进一步强化了愁绪。
最后两句“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直接询问兄弟的近况,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因思念而无法言说的痛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冯煦对于亲情的深情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