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摄生何足言,所可言者唯养气
出处:《示伯平》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流水不腐理为至,行己之道固无异。
一生乘化同所归,辄苦形骸作吾累。
区区摄生何足言,所可言者唯养气。
六十始知气犹水,不舍昼夜逝非逝。
配义与道终不衰,安用养形等儿戏。
伯平颇究摄生术,仁静名斋得深意。
躬行积久必有效,所患浅尝俄复弃。
乐山乐水性岂殊,子果见仁吾见智。
一生乘化同所归,辄苦形骸作吾累。
区区摄生何足言,所可言者唯养气。
六十始知气犹水,不舍昼夜逝非逝。
配义与道终不衰,安用养形等儿戏。
伯平颇究摄生术,仁静名斋得深意。
躬行积久必有效,所患浅尝俄复弃。
乐山乐水性岂殊,子果见仁吾见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示伯平》。诗中,作者以流水不腐的道理开篇,强调遵循自然法则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应与大道相通。他指出,人生最终都将归于自然,不应让身体的束缚成为累赘,而应注重养气,尤其是到了六十岁后,认识到气如流水,昼夜不停,与道义相配才能持久不衰,养形只是表面功夫。
接着,诗人提到伯平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在仁静名斋中领悟了深层含义。他提醒伯平,实践养生并非一时兴起,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切忌浅尝辄止。最后,诗人以山水之乐为例,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并以"子果见仁吾见智"收尾,表明自己和伯平虽然追求相同,但各有其独特的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养生实践的建议,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