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乎未来汝登俎,头颅作羹蹄作脯
出处:《贞父渔大鱼未得得一獐烹之戏为短歌》
明 · 王叔承
陈家小獐鹿无角,细草长林春濯濯。
鱼乎未来汝登俎,头颅作羹蹄作脯。
儿童休笑余不仁,仙家日日烹麒麟。
渔人猎人何贤否,浮生生死不自有。
吁嗟乎大鱼,扬鬐獐授首。
鱼乎未来汝登俎,头颅作羹蹄作脯。
儿童休笑余不仁,仙家日日烹麒麟。
渔人猎人何贤否,浮生生死不自有。
吁嗟乎大鱼,扬鬐獐授首。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贞父渔大鱼未得得一獐烹之戏为短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中以陈家的小獐鹿无角为引子,描述了春天林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说,既然大鱼未来,不如将小獐做成菜肴,鹿头做羹,鹿蹄做肉干,表达了对生活的随性和豁达。
接下来,诗人告诫孩子们不要嘲笑他的“不仁”,因为连神仙也常烹煮麒麟这样的神兽。这句寓言式的表达,暗示了世间万物皆可成为食物,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存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大鱼”自比,感叹人生如浮生若梦,生死不由己,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通过日常小事反映出人生的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