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飘泊苦西东,四子相逐半世中
出处:《纸笔墨尽戏成》
宋 · 李纲
我生飘泊苦西东,四子相逐半世中。
越楮如云随散灭,绛玄终日困磨砻。
秃怜毛颖频遭斥,静爱陶泓解困穷。
一笑寓轩无所有,本来文字相皆空。
越楮如云随散灭,绛玄终日困磨砻。
秃怜毛颖频遭斥,静爱陶泓解困穷。
一笑寓轩无所有,本来文字相皆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纸笔墨尽戏成》。诗中以纸、笔、墨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我生飘泊苦西东”,诗人自述一生漂泊不定,饱受东西奔波之苦。接着“四子相逐半世中”一句,描述了诗人与四个儿子相伴度过了一生的一半时间,充满了亲情与生活的酸甜苦辣。
“越楮如云随散灭,绛玄终日困磨砻。”诗人将纸比作白云,随风飘散,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将笔比作绛玄(一种红色的墨),在磨砻(研磨器)上终日困顿,比喻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秃怜毛颖频遭斥,静爱陶泓解困穷。”这里,“毛颖”指笔头,诗人用“秃怜”形容笔头磨损,频繁遭受贬斥,暗示了文人创作的艰难与不被理解。“陶泓”则指砚台,诗人喜爱它能解创作之困,寓意在艺术创作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一笑寓轩无所有,本来文字相皆空。”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出对人生和创作的豁达态度。他认为,寓居的小屋中,笑看世间万物,其实一切文字都归于空寂,强调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纸、笔、墨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和宇宙的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