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身对散花,维摩了无病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世事虽谬悠,花理固常定。
飘风极控搏,独立渠有命。
淡回遗世妍,静益寒妆靓。
蕉身对散花,维摩了无病。
山居接萧寺,深夜发钟磬。
真寂动者存,人天感至听。
出入一世间,矫放孰为正。
飘风极控搏,独立渠有命。
淡回遗世妍,静益寒妆靓。
蕉身对散花,维摩了无病。
山居接萧寺,深夜发钟磬。
真寂动者存,人天感至听。
出入一世间,矫放孰为正。
鉴赏
这首诗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名为《散叟复园先后来湖上同作富春之游过沪与石钦下榻海日楼旬日别后皆有诗至作感怀六首寄答(其二)》。诗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
首句“世事虽谬悠,花理固常定”以世事的纷繁复杂与花理的恒定不变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认为尽管世事变幻莫测,但自然法则却始终如一,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接着,“飘风极控搏,独立渠有命”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风力与独立的生命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生命在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自我价值的存在。
“淡回遗世妍,静益寒妆靓”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淡雅之美超越世俗的繁华,静谧之中更显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蕉身对散花,维摩了无病”将蕉叶与散花相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和谐,维摩居士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山居接萧寺,深夜发钟磬”描绘了山间寺庙的宁静夜晚,钟磬之声悠扬,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真寂动者存,人天感至听”表达了真正的寂静中蕴含着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感动天地,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最后,“出入一世间,矫放孰为正”提出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疑问,是否应该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还是坚守内心的真我,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