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阑长夜秋方盛,语到胥闾日每移
出处:《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孤篷信宿且逶迤,白水柴门返故陂。
丹桂月舒新结子,苍梧云护旧封枝。
歌阑长夜秋方盛,语到胥闾日每移。
小饮折花重剪烛,参旗长并酒旗垂。
丹桂月舒新结子,苍梧云护旧封枝。
歌阑长夜秋方盛,语到胥闾日每移。
小饮折花重剪烛,参旗长并酒旗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诗人暂时返回村庄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深沉的情感。首联“孤篷信宿且逶迤,白水柴门返故陂”描绘了诗人乘坐简陋的篷船,沿着蜿蜒的河流,回到熟悉的村庄,白水环绕,柴门紧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
颔联“丹桂月舒新结子,苍梧云护旧封枝”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月光下,丹桂树上新结的果实闪烁着银光,苍梧山的云雾守护着古老的树枝,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颈联“歌阑长夜秋方盛,语到胥闾日每移”转而描写夜晚的聚会,歌声渐歇,长夜未央,大家谈论着往事,时间在交谈中悄然流逝,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尾联“小饮折花重剪烛,参旗长并酒旗垂”则是对这一晚活动的细腻描绘,小酌几杯,折取花朵,重新点燃蜡烛,参旗(古代星象之一)与酒旗(可能指酒幌)并立,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浪漫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亲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