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
出处:《长沙陶公祠》
明 · 顾璘
典午厄阳九,强臣犯京阙。
匪慑勤王师,社稷几沦没。
桓桓长沙公,上游秉旄钺。
志虽屈扫除,功已安?杌。
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
匪慑勤王师,社稷几沦没。
桓桓长沙公,上游秉旄钺。
志虽屈扫除,功已安?杌。
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
鉴赏
这首明代顾璘的《长沙陶公祠》描绘了一段历史情境。诗中提到“典午厄阳九”,暗指西晋末年的动乱时期,当时皇权衰微,外戚司马氏篡位,国家陷入危难。接着描述了权臣侵犯京城的紧张局势,但并未吓退忠于王室的将士,暗示着国家社稷一度濒临崩溃。
“桓桓长沙公”指的是长沙郡的守护者,这里可能是指东晋名将陶侃,以其英勇著称。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手持军旗,领导军队,尽管个人志向未能完全实现,但已经稳定了局势,保护了国家。“功已安?杌”一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的贡献,即使他的个人抱负未竟,但其功绩如同稳固的基石。
最后两句,“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表达了后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和永久的祭祀,他的精神永远被后世铭记,祠堂的祭祀活动持续不断,象征着他的忠诚与英勇被长久地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对人物的赞美,展现了陶侃在动荡时期的忠诚与功绩,以及后人对他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