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且共命尊酒,不使仙禽笑妄人
出处:《登大士岩纪事》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寒来未试登山脚,积雨初消好行乐。
大士岩前一揖馀,四望风光殊不恶。
川原百里辨纤毫,渚稻皆收野岸高。
人家小梅日皦皦,疏林赤叶风飕飕。
龙江水绕山根出,诸峰秀美真无匹。
上悬峭壁下崎岩,森若文人多气骨。
何来五色罗浮禽,飞鸣下上好其音。
洞天福地不栖息,得无有意来相寻。
朱明洞口华台寺,十九年前山里事。
出山如送入山迎,三人见者今馀二。
岂有他奇副昔闻,巅毛种种日争新。
临高且共命尊酒,不使仙禽笑妄人。
大士岩前一揖馀,四望风光殊不恶。
川原百里辨纤毫,渚稻皆收野岸高。
人家小梅日皦皦,疏林赤叶风飕飕。
龙江水绕山根出,诸峰秀美真无匹。
上悬峭壁下崎岩,森若文人多气骨。
何来五色罗浮禽,飞鸣下上好其音。
洞天福地不栖息,得无有意来相寻。
朱明洞口华台寺,十九年前山里事。
出山如送入山迎,三人见者今馀二。
岂有他奇副昔闻,巅毛种种日争新。
临高且共命尊酒,不使仙禽笑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士岩的登山经历与所见之景,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开篇“寒来未试登山脚,积雨初消好行乐”以清新之笔勾勒出初冬时节,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正是登山的好时机。接着“大士岩前一揖馀,四望风光殊不恶”写出了作者在大士岩前的礼敬之情,以及对四周景色的赞叹。
“川原百里辨纤毫,渚稻皆收野岸高”描绘了广阔的平原和高高的稻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丰富。“人家小梅日皦皦,疏林赤叶风飕飕”则通过小梅的明亮与疏林中红叶在风中的摇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画面。
“龙江水绕山根出,诸峰秀美真无匹”赞美了龙江水绕山而出的美景,以及周围群峰的秀丽,无与伦比。“上悬峭壁下崎岩,森若文人多气骨”将峭壁比作文人,形象地表现了岩石的峻峭与坚韧。
“何来五色罗浮禽,飞鸣下上好其音”描述了五彩斑斓的鸟儿在空中飞翔,鸣叫声悦耳动听。“洞天福地不栖息,得无有意来相寻”表达了对神秘之地的向往与期待。“朱明洞口华台寺,十九年前山里事”回忆起多年前在朱明洞口华台寺的经历,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出山如送入山迎,三人见者今馀二”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重逢的喜悦。“岂有他奇副昔闻,巅毛种种日争新”感叹时光流逝,万物更迭。“临高且共命尊酒,不使仙禽笑妄人”则是作者在山顶与友人举杯畅饮,希望不被自然界的生灵嘲笑自己的凡俗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